我和侄女宁宁的故事
2016-06-01 06:56:36
  • 0
  • 1
  • 4
  • 0

原创,故事,宁宁,侄女


我和侄女宁宁的故事

作着:卡尔赫林


     宁宁,是我以前的同事兼好友苏磊的女儿——苏磊是宁宁的爸爸,比我大四岁。我和苏磊在私下里以兄弟相称,所以宁宁自然而然成为了我的侄女。
    苏磊和老婆苏敏,都是外地人,在工作和居住的城市里没有亲戚,也没有太多的朋友——而作为本地人的我,既诚恳又热情(别人评价的),再加上我和苏磊是工作上的好搭档,彼此给对方在工作之中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又性格相近志趣相投,所以我自然而然成为苏磊最要好的朋友。
   第一次见到宁宁,是几年前的夏天,正是苏磊刚到我在职的那家公司供职不久。那天正好是周末,苏磊约我和其他几位同事到他家聚会,想让我们一同去欣赏一下他布置的新家,并邀请大家到他家附近新开业的海鲜楼里尝尝鲜。
   接到同事的做客邀请,当然不能空手前往了,所以几个同事约好了——下班就分别去买东西,然后在晚上7点前准时到苏磊家集合。虽然苏磊反复强调,去他家做客不用买东西,但是我们大家都没有照办。我在下班后,先逛了超市,买了几样水果和一大盒巧克力,然后又去一个朋友开的礼品店。经过挑选之后,我买了一个大号的个头儿一米多高的毛绒玩具熊。那个开礼品店的朋友很给面子,三百多元的玩具熊给打了八八折——玩具熊自然是给宁宁买的,因为在苏磊刚到公司的第三天,我就知道苏磊有一个特别漂亮的女儿——那天苏磊把自己的钱包,遗落在公司的走廊里了,正好被我捡到交给了苏磊;打开钱包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张苏磊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上宁宁的模样长得很可爱,虽然照片很小看不太清楚,但还是遮蔽不住宁宁的天真俊俏。
    等我买完东西,打车到苏磊家已经时近7点。我抱着大毛绒熊提着水果顺楼梯步上二层,再往上走时一抬头就看见三楼301的屋门口,站立着一个可爱俊俏的小姑娘——不用问,我一眼就认出是宁宁,而让我惊讶的是——我和宁宁从来没见过面,宁宁却一眼认出了我。看见我往楼上走,宁宁笑眯眯的问,“你是赫林叔叔吧?”我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问她,“你是宁宁吧?”宁宁微笑着迎了下来,“赫林叔叔好。”我把怀里的毛绒熊递给宁宁,宁宁笑得喜不自胜,脸上深深的酒窝带着甜甜的笑,原先俏丽俊美的大眼睛更加迷人了——宁宁那一瞬间的表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而当时宁宁那么懂礼貌也让我很是赞赏——不用问,那自然是苏磊教导的成果。
    当我和宁宁一起走进客厅,已经来了几位同事了——大家都是带着礼物来的,其中也有一位同事买了毛绒玩具,不过要比我买的毛绒熊小很多。我环顾了一下客厅,然后又参观了起居室、书房和卧室——房间里装修布置的很高雅也很温馨,在玄关和橱柜的设置已经墙壁的装饰物上,处处都体现着一种独到的设计和完美的构思,处处都体现着房屋主人对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调的高品质追求。房间的装修方案和细节设置,都是苏磊和装修设计师在共同协商之下完成的——在入座之后的聊天中,我得知到了这个情况,同时也得知了宁宁为什么能够一眼认出我来——因为苏磊在下班回家之后,没少在他老婆和孩子面前提起我。
     我坐到沙发上,宁宁连忙给我端来新煮的咖啡,然后坐到我身边听大人们聊天。对面沙发上,有个女同事见宁宁坐到我身边,就“吃醋了”,然后忿忿地说,“宁宁,你干嘛要坐在那个眼镜叔叔的身边啊?!来,到阿姨这儿来。”众人随之哄笑,宁宁笑着坐到对面的沙发上,依偎在阿姨的身边——不一会儿,又进来两位叔叔阿姨,宁宁礼貌的从沙发上站起来,给大人让位置;在没有座位的时候,宁宁就规矩的站立在沙发的旁边。在聊天中,我仔细的打量了宁宁——宁宁,这个九岁的女孩,已经长得很高挑了,个头儿要比同龄的女孩高半头;乌黑浓密的披肩长发,秀美的脸庞,纤细的浓眉,俊俏的鼻子,水汪汪的大眼睛,娇嫩通红的嘴唇,再加上身着的一袭淡黄色的,裙裾和袖口带有花边的西式裙装,处处都展现出一个文静小女孩的天生丽质恬静纯美。毋庸质疑,宁宁自然是遗传了她父母身上的优质基因。
     聚会那天,可能是苏磊总在他家中夸我好的缘故,也可能是那个毛绒熊起了作用——宁宁待我可亲近了,比对待其他的叔叔阿姨要好许多。大家一起到海鲜楼用餐的时候,宁宁也坐到了我身边——临行前,我问苏磊,要去海鲜楼了,是不是应该给宁宁换身衣服。苏磊说不用,结果在海鲜楼围桌落座之后,坐在我身边用餐的宁宁,围好餐巾之后,吃相可文静了,也不用我过多的照顾——宁宁文静的吃相,连我这个一贯以吃相好著称的叔叔都自愧不如。
      苏磊和我在工作中是搭档,负责公司的“外事工作”,其实也就是公司与外面业务往来的联谊,商业信息的整理收集,每月偶尔还出差一两次。自从那次家庭聚会之后,为了工作上的事,或者受苏磊之邀后去他家品茶、赏画和下棋,我就经常到苏磊家做客。苏磊能写一手好毛笔字,又有很高超的绘画才能;而我也喜欢写字画画,虽然画不太好,但我有一定的绘画鉴赏能力——所以,苏磊喜欢让我给他的绘画作品加以鉴赏和评价。随着在工作和生活中交往的不断加深,我和苏磊自然成为了彼此家中的常客,尤其是苏磊出差的时候,如果他家中有什么事,我免不了要过去照看一下。
       转眼到了冬天,那天正好是周六。上午,我正在家中收拾客厅里的花草,电话铃骤然响起。来电话的人,是宁宁的妈妈苏敏。苏敏在电话里说,“苏磊出差了,宁宁却感冒发烧了,她的肠胃不舒服而且也有点发烧。”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修花剪”,打车奔赴苏磊家,然后把苏磊家的“一老一小”都带到了医院。到了医院,忙完挂号、诊断、检查一系列的工作之后,我把苏敏和宁宁安顿到门诊病房打上点滴;然后又抓空儿到药房拿了口服药,又到医院外面的便利店买来午饭。回到门诊病房,看着分别躺在病床上的苏敏和宁宁,我心中不免感到好笑——因为我被病房内其他床位的病友,误认为是苏敏和宁宁的陪床家属。被人误会后,我心中难免觉得好笑,也油然心生一种失落。因为那时候,我还是单身贵族;况且,就我的尊荣,以后如果有了自己的女儿,模样能有宁宁的一半儿漂亮,就不错了。
      在苏敏和宁宁都打完点滴之后,我“托关系”又让她们“娘俩儿”在门诊病房观察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我又打车把苏敏和宁宁送回了家。到苏磊家后,安顿好苏敏和宁宁,我又出去买回了晚饭。我本想亲自做点饭菜给“苏家老小”吃,但我的厨艺太过“高超”了,可不敢“卖弄显示”。等吃完晚饭,宁宁独自去她的小卧室睡觉,我和苏敏在客厅边看电视边聊天。过了不久,我看时间不早了,就准备起身告辞——临走前,我给苏磊挂了平安电话,告诉他白天发生的事情而现在一切都稳妥了,然后走到宁宁的卧室门口,想推开门看看宁宁。等我轻轻推开宁宁卧室的房门后,看到里面并没有关灯。而听到轻微的开门声后,原先闭着眼睛躺在床上的宁宁,一下子就把眼睛睁开了。
      身着睡衣的宁宁一下子睁开眼睛,伸出胳膊从床上坐起来。我连忙把宁宁扶住让她躺好,然后给宁宁盖好被子掖好被角。我伸手抚摸了宁宁的额头,又理了理她披散在枕上的长发,然后嘱咐宁宁,“宁宁,乖,快点睡吧,睡个好觉,明天病就好了。等明天叔叔再来看你,一会儿叔叔就走了。”宁宁眯着眼睛,笑眯眯的说,“赫林叔叔,我早就知道你会进屋看我的,所以我就没有睡着”。然后又和我说,“赫林叔叔,你先在我身边坐着,等我睡着了再走好吗?要不,赫林叔叔,你给我讲个故事吧,听着你讲的故事,我很快就能睡着了。以前都是爸爸给我讲故事的,可是他出差了……”。站在一旁的苏敏,打断了宁宁的话,“你赫林叔叔忙了一天了,都已经累了,快让他回家休息吧。”宁宁眼巴巴的看着我和苏敏,然后带着央求的语气说,“好妈妈,你就让赫林叔叔给我讲个故事吧。我想听,就讲一个好吗?”
     我笑着点头答应了,然后坐到床沿上,给宁宁讲我小时候奶奶讲给我听的故事,苏敏独自回到客厅。宁宁眯着眼睛躺在床上,静静的听我把故事讲完,然后又说,“叔叔讲得真好,再给我讲一个故事吧。”没办法,我又接着往下讲,但宁宁却好象没有丝毫的睡意,时不时的还睁开眼睛看看我,然后在我讲故事的中途还总是追问,“那后来呢,后来的事情又怎么样了?”讲故事的时间,多多少少度过了一个多小时吧,宁宁听着故事打了一个呵欠,“赫林叔叔,我这下真的困了,我真得睡觉了,你等我睡着了再走好吗?晚安,叔叔。”把话说完之后,不一会儿宁宁便进入了梦乡;我悄悄的起身,打开墙壁上的小夜灯关上房间的大灯,然后掩上宁宁卧室的房门,在辞别了苏敏之后,出门打车回到了家。
      由于我在职的公司,在员工管理上比较宽松,所以每个被领导器重的员工,都可以偶尔的把孩子带到公司来玩儿。苏磊也偶尔带着宁宁来公司玩儿,但宁宁从不象别的小孩子那样肆意的嬉闹或者乱动大人的物品。每次见到公司里的叔叔阿姨,宁宁总是有礼貌的打招呼,就此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宁宁喜欢呆在他爸爸的办公室,从不四处乱跑动,而除此之外,也喜欢光顾我的办公室。每当宁宁到我的办公室,如果见我在忙,就会知趣的离开;而在我闲着的时候,看见宁宁进屋,便会招呼宁宁,让她和我聊天。在平常,我喜欢在办公室里的“电冰吧”里储存点饮料,在橱柜里“埋藏”点零食——看到宁宁来了,我便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和宁宁分享,这也是宁宁喜欢到我办公室的一个缘故。
     宁宁喜欢和我呆在一块儿,更喜欢和我聊天——而每次聊天,无非都是一些重复的话题,询问宁宁学习情况什么的,或者问宁宁最近又读了什么好书,看了什么好动画片。或许是我善于和小孩子相处的缘故,在我和宁宁的聊天总偶尔就会迸发出开心的笑声。有一次,我问宁宁,“对了,宁宁,你看见公司里比你爸爸年龄小的男士,都只管他们叫叔叔;而为什么非得管我叫‘赫林叔叔’呢,单管我叫叔叔不行吗?” 宁宁听完,先是嘻嘻一笑,然后歪着头说,“管您叫赫林叔叔,是为了表示亲切啊,也是为了区分远近。再说了,公司里那么多叔叔呢,我要是在人群里叫您叔叔,如果不叫‘赫林叔叔’,您能马上知道我在招呼您吗?”宁宁一席话,说得我心里甜滋滋的,真佩服宁宁小嘴的乖巧。而且宁宁在说话时还使用上了“您”字——事后才知道这又是苏磊教导的,他告诉宁宁,在和长辈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用“您”。
     转眼间又到了国庆节,公司里组织节日联欢。宁宁和苏敏都被苏磊带到单位,同时苏磊一家三口还联袂表演了节目——在苏敏唱歌,宁宁伴舞的同时,苏磊泼墨作画。苏敏的动听的歌喉就不用多加赞美了,而伴舞的宁宁跳的舞蹈动作更是有板有眼,而且在台下有众多领导在场的情况下,一点都不怯场。随后的联欢游戏,宁宁也是踊跃的参与,最后还和父母一起获得了游戏的第一名。而到了新年联欢的时候,宁宁还是所有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中,最活跃最抢眼的一个——舞台上宁宁用不着抢镜头,几位摄像师的录影和照相的镜头,始终在台口追随着宁宁。宁宁在表演时装秀时,走出的猫步可专业了,和一般小朋友表现的截然不同,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天赋,肢体动作协调到位步伐富有节奏感,并且非常有“台缘儿”。每当看到宁宁走过来,台下的观众都会给宁宁热烈的鼓掌,都称赞这个小姑娘气质不俗。
     有一次,我刚刚参加完一个商品博览和商务联谊会,结果在会场上收到了一大堆资料和名片。回来的路上,我从超市买了两本大名片册,其中一本高档的,一本普通的——想把名片按VIP客户和普通客户,来分类整理。等我回到公司,把名片册往办公桌上一放,就去忙别的事情——没想到第二天宁宁来了,宁宁在和我聊天的时候,顺手翻看起那两本还没使用的名片册,而且还有点爱不释手。过了一会儿,宁宁对我说,“赫林叔叔,您把名片册送我一本好吗?”我微笑着质疑,“你要名片册,有什么用啊?名片册只是用来装名片的,也装不了什么啊?你还是别要吧。”宁宁央求到,“赫林好叔叔,您就给我一本吧。我要名片册,真的有用处。”我故意为难宁宁,“再说你也没有名片啊?等你有了名片再给你吧。”说完之后,有同事进来叫我,我就起身出去了。过了一会儿,等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宁宁便微笑着从座位上
站起来,伸出双手把一个纸片递给了我,“赫林叔叔,我有名片了。”我接过宁宁递过来的纸片,看到那
是一张裁剪成名片大小的硬卡纸,上面工整的用签字笔端端正正的写着宁宁的名字和家庭住址以及电话号码;在纸片正面的空白处还画了一个小女孩的头像,纸片的背面还写上了一行字——“我是宁宁,我决心做一个好孩子。”
     我读完纸片不禁哑然失笑,真佩服宁宁的机智聪颖,无奈之中也就答应了宁宁的要求——“好吧,叔叔给你一本名片册,不过,你得告诉我要名片册做什么?”宁宁神秘的笑笑,“赫林叔叔,先保密好吗,等以后,您会知道的。”我让宁宁在两本名片册之中挑选一本,宁宁知趣的挑了那本普通的。我却把她拦下来,把宁宁亲手制作的名片,郑重的装在那本高档名片册正面第一页的左侧第一格里,转手把高档名片册递给了宁宁。宁宁似乎忘记了是在办公室,接过名片册后开心的向坐在椅子上的我扑过来,拢住我的脖子想亲我的脸,高兴得真是有点得意忘形。
      也就过了不到两个月吧,我再次到苏磊家做客的时候,宁宁见到我自然是很开心的。当我在沙发上坐下之后,宁宁便乐颠颠的跑进她的卧室,然后便把她新拍照的影集搬出来让我欣赏。宁宁特别爱照相,从小到大照了好多本影集——因为宁宁长得漂亮又“上相”,拍出来得照片都非常好看,再加上现在的儿童摄影,都是以写真专辑的形式拍摄的,并在拍照时加入了很多现代艺术元素和摄影师的个性风格——所以影集中的宁宁,展现出一种有别于实际年龄的成熟和美丽,更加的赏心悦目。
     等我看完了照片,宁宁神秘的对我说,“赫林叔叔,我这儿还有个好东西,你看不看?”我问道,“你还有什么好宝贝啊,快拿来让叔叔观赏观赏。”“赫林叔叔,等一下啊”,说完宁宁一阵风儿似的跑进卧室,不一会儿就把一件东西捧了出来。我接过宁宁手中的东西一看,原来是那本我给宁宁的高档名片册。宁宁笑嘻嘻的表情,让我感到诧异——等我打开名片册之后,一下子就惊呆了。
     整整一大本名片册,除了正面第一页还保存着那张宁宁自制的名片之外,其他的名片格里都整齐的装帧着宁宁自拍的大头贴——一本厚厚的名片册,居然被装满了大头贴,并且名片册的每一页的正反面上都有大头贴;所有的大头贴都是宁宁自己的作品,并且每个作品上的动作表情都是迥异的,有的嬉皮笑脸,有的表情古怪,有的歪头指腮,有的托腮凝视……把一个小姑娘的机灵古怪天真可爱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且每张大头贴的规格,都差不多有名片大小。我边翻看名片册,边被大头贴上宁宁的动作表情逗得合不拢嘴,然后我问宁宁,“你拍了这么多大头贴,给那个拍大头贴的商家赞助了多少钱啊?”还不到两个月啊,宁宁居然拍满了整本名片册的大头贴,可见宁宁是多么爱照相吧。
      转眼又是一个周末,苏磊到外地出差,他老婆苏敏周六加班——所以,我把宁宁接到我家玩。中午,我和宁宁约好了,一起去吃肯德基。上午的时候,我给宁宁展示我新买的一身牛仔装——我穿好一身牛仔装,戴好大卷沿帽,又从抽屉里翻出一把“左轮手枪”式样的打火机。我在屋子里来回走了两趟,然后又掏出“左轮枪”打火机,做了一个拔枪射击然后抬手用嘴吹枪口的姿势——我问宁宁,“你看叔叔像不像美国的西部牛仔?”宁宁坐在沙发上,捂着嘴呵呵的笑了起来,然后板不住自己就笑得前仰后合,“赫林叔叔,我害怕你打我,我不敢说。”“你说吧,说叔叔像什么?叔叔不打你。”“赫林叔叔,那我说了,宁宁强忍住笑,“叔叔,我看您不像美国西部牛仔。您穿着一身儿牛仔装往那儿一站,别人不用问,一看就知道您是给‘肥牛火锅’做广告的!!”宁宁的一句话,弄了我个大红脸,我双手一叉腰,做了个气呼呼的姿势,然后假装伸手去打她。宁宁笑着躲闪,我给了这调皮捣蛋的宁宁好一通胳肢——不过,宁宁的一句话,说得我真是无言以对,因为我早知道自己在塑造体型方面真的比较“困难”。
      从肯德基出来,我问宁宁要去哪玩儿——宁宁说,想去苏宁电器看看,而且听宁宁说,每个月只要有时间,她的父母,都会带宁宁到苏宁电器逛一圈。我在路上问宁宁,为什么喜欢去苏宁电器——宁宁回答,“因为苏宁电器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啊,我家的电器,也都是从苏宁电器买的。”我听完笑笑,“虽然我不知道苏宁电器命名的由来,但我知道那不是用你的名字命名的”,我对宁宁说,“苏宁电器成立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其实,我很早就从苏磊的讲述中得知——苏磊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宁宁”,是因为苏敏在怀孕的时候身体不好,结果小家伙儿还没出生,就有了“宁宁”这个名字;并且,宁宁在母亲的肚子里并不安份,最终还是提前一个月就早产了。到了苏宁电器,宁宁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对家用电器的“痴迷”和热衷——或许是总光顾电器商行的缘故,在众多家用电器中,宁宁很容易的就能分辨出,哪件商品是新上市的;要问她各种家用电器,每种都有几个品牌,她也都能对答如流……而且,宁宁和那家苏宁电器卖场上下的营业员,几乎都熟识了,因为任何人看看宁宁,都会喜欢上这个既有礼貌又俊俏可人的小女孩。
      在苏宁电器闲逛了一圈,出了大门之后,宁宁似乎还有点恋恋不舍——宁宁回头望望,然后对我说,“赫林叔叔,要是我长大了,能开一家电器连锁商行就好了。”我鼓励宁宁,“现在你好好学习,长大一定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苏宁电器’的名字,已经被人用过了”,宁宁稍作踌躇的说,“我的电器商行,用什么名字命名好呢?”我打趣的笑着说,“那就叫‘小苏宁’或者‘苏小宁’吧,要不就叫‘三苏电器’”。(宁宁和她父母都姓苏)。“要不就叫‘赫林电器’吧”,宁宁微笑着,还没等我询问缘由,就微笑着解释,“赫林叔叔对我这么好,我将来有了电器商行,当然就应该叫‘赫林电器’了。”一句玩笑话,让我的心里感到实在的欣慰和温馨。
      宁宁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我和宁宁的“马路之行”——也是一个周末,苏磊和苏敏都有事,照旧把宁宁托付给我。而那次我和宁宁是在家吃的饭,午饭后,我带着宁宁出去玩。其实宁宁已经十多岁了,却依然喜欢让我牵着她的手走。我牵着宁宁的手,宁宁依旧蹦蹦跳跳的和我前行。在经过一个停车场时,宁宁走着走着,却一下子安静下来。
      那是一家新开张大酒店的停车场,里面停放着许多辆各种品牌的高档轿车。途经停车场,我看到宁宁放慢了步子,还以为她被一辆辆豪华的名牌轿车所吸引。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宁宁抬起头对我说,“赫林叔叔,我能当作曲家了。”我惊奇的笑笑,“宁宁,虽然你学了几年的钢琴,但作曲家不是谁都能胜任的。”“赫林叔叔,我真的会作曲了。不信,您听……”,说话间,宁宁哼唱了一小段曲子,是几小节的简谱旋律,旋律还真的很悠扬。我惊奇的问,“这乐曲是你自己原创的吗?从哪来的灵感?……”宁宁回身,伸手指了指我们经过的那几辆车,“就刚才,是我刚刚发现的,把每辆车的车牌号码组合到一块儿,就能谱成乐曲。”一句话,让我很疑惑,然后牵着宁宁手往回走,亲自把车牌号码都验证的一遍——那停放着的汽车上,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车牌号码,的确和简谱差不多,按车辆的先后顺序组合起来,真的能构成一段乐曲的旋律;而且刚才那几辆车的车牌,组合成的简谱旋律和宁宁哼唱的丝毫不差。说话间,我陡然来了兴致,随即掏出随身的小笔记本——我没敢在停车场里记车牌,带着宁宁来到马路边一个不起眼的IC卡电话亭前,然后用笔迅速的记录下来往穿梭的六十几辆车的车牌号码;而一旁的宁宁似乎有点“贪心不足”,看我不再记车牌了,就拉住我的手说,“赫林叔叔,我们回家去拿DV吧,然后用DV拍车牌,可以多记一些。”我笑着用手指刮了一下宁宁的鼻子,“小乖乖,你快知足吧,再记车牌,呆会儿该有人注
意咱们了。”
       等到了晚上,苏磊和苏敏忙完各自的事情回来,我把宁宁送回家——我把白天“记车牌”的事情一说,自然引发一阵欢笑。然后,我把记录的“车牌简谱”交给了苏敏,由苏敏稍作整理——把数字“0”照旧用作空拍,把数字“8”用作高音“1”,把“9”用作高音“2”,然后再给旋律加上升降、休止等各种音乐符号。不一会儿,就把整理好的“车牌简谱”交给了宁宁——宁宁用钢琴把音乐一弹,真没想到从“车牌简谱”上流淌出来的旋律是那样的好听,而脑海之中感觉着那马路上来往穿梭的车流,似乎也幻化成一曲曲美妙的乐章,涌动的不再是喧嚣,而是一曲曲流动着的迷人动听的旋律。
      由于公司运行的不景气,不久之后,我和苏磊先后离开了那家公司——苏磊到了另外一家公司,随后又因工作需要被派遣到的了南方遥远的外地。一个月之后,苏磊升任为那家公司驻外地的高层主管,同时也把住房在外地安定下来。等苏磊一家南迁那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到火车站去送别。
      把苏磊一家送上了站台,等火车来了,将要上车的时候——宁宁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当时也是热泪盈眶的,虽然和苏磊相识只有几年,但我和苏磊一家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尤其,我把宁宁视为我的亲侄女,宁宁也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关怀和爱护。我俯下身,用面巾纸擦拭宁宁脸上的泪花,叮嘱宁宁要好好听父母的话,到了新学校要努力学习……宁宁哽咽着把一个大信封递给了我,让我在火车开走之后再打开。宁宁上了火车之后,还趴在窗口上朝着我使劲的挥手,等火车徐徐的开动,我伫立在原地挥着手目送着友人一家远行。就这样,我们把苏磊一家三口护送上南行的火车。带着离别的伤感,走出火车站之后,我打开了宁宁交给我的那个信封——信封里装着一张苏磊一家三口全家福的照片。
     ……
     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了,虽然我和苏磊之间还经常有电话联系;虽然,在临行前,我答应苏磊以后有时间去看望他们一家三口——但从离别之后,一直以来我都因为琐事缠身,始终都没能成行;也只是偶尔可以通过电脑的视频,在网络上和苏磊一家三口续续家常。在视频之中看到的宁宁,已经长得很高了,而且比以前更加的落落大方。
     在回忆往事的时候,我时常会想念苏磊一家,但我更加想念的是过去那个曾经在我身边依偎过的小宁宁,那个聪明伶俐机灵可爱天真烂漫的小女孩。而今天,我在收拾相册的时候,再次看到了宁宁留给我的那张全家福照片时,不禁萌生了写作的兴致,才让我乘着对美好往事的追忆,书写下今天的这篇文章。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和侄女宁宁的故事”,故事的讲述也暂时告一段落……最后,祝福居住在遥远一方的苏磊一家,生活永远幸福安康;祝福我可爱的侄女宁宁,永远健康快乐。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