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事实真相,我为什么能够横跨多领域写作
2025-06-25 11:47:45
  • 0
  • 0
  • 0
  • 0

揭秘事实真相,我为什么能够横跨多领域写作

(一)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的创作领域是什么?

我只简单回答:我玩的是跨界,涉及情感、电影、咖啡、文玩……

因为跨界太宽,涉及的领域实在太多,一时半会也交代不清楚。

近日,将以往发表的文章进行分类归档,细致划分之后,以原创文章为主的合集总共细分了30项:

情感婚姻、咖啡悟语、信息安全、电影漫谈、商业职场、浅聊文玩、文化浅谈、楹联天地、风水运势、骑行户外、漫话体育、军事国际、健康美容、漫笔杂谈、社会话题、热门话题、生活漫谈、体悟人生、感悟生活、新诗小说、随言漫笔、防疫宣传、反诈宣传、人工智能、美食攻略、人生故事、生活廿谈、个人IP打造、歌曲MV、游玩打卡

30个合集,究竟跨了多少个领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数一数。

我曾经说过:能够多领域创作,跨界这么宽泛的,互联网上找不到第二个人。

卡尔赫林,自媒体人、跨界达人、腾讯音乐人、师董会专家。

但我应该是多领域创作的杂家,涉及到领域实在太多,杂家杂谈。

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一直笔耕不辍,写了一千余篇原创文章。

产量虽是不高,但内容极为丰富。

可以借用一句广告词来做宣传:不用东奔西走,这里应有尽有。

原创文章,细分了30个合集,横跨多个领域,可以说史无前例。

可以说:在互联网上,我是唯一!

虽然,我知道:想要树立权威形象,就要在某一领域深挖深研。

但我却偏偏剑走偏锋,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说是独具个性,不按常理出牌。

只因涉猎广泛,再加上日常积累,才什么都能写。

写作思维比较开阔,人生经历比较复杂,个人爱好比较广泛而已。


(二)

早年行医,之后经商,再后从文。

2006年起,开始写博客,从事网络文学创作。

从北京狼烟博客正式起步,再到百度空间、新浪博客,再到网易、搜狐、天涯、凤凰博报、人民网、时光网和博客中国………

2016年,创建唐山吉恩瀚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转战到自媒体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搜狐号、知乎等平台,开办了公众号或个人专栏。

2020年,正式开启短视频创作,开设了多个短视频账号。

2024年,开始写歌,制作歌曲音频和MV。

笔耕不辍十多年,写作了千余篇原创文章,内容涵盖好多个领域。

为何我什么都能写?主要是跟个人阅历比较丰富有关,也源于日常的积累。

其实,我偏重于情感领域,早期写作,也是先从情感类文章开始的。但写来写去,就开始逐渐拓展自己的写作面。

别人都在深挖深研,但我是属于四处刨坑——什么都写,涉猎广泛,但刨的坑有深有浅。

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遭遇瓶颈。当在某一领域写不下去的时候,我便会转换思维,尝试写其他的领域的文章,由此逐渐拓展开来。

写作面比较宽泛,也跟个人爱好有关。比如:看电影、喝咖啡、盘文玩、徒步、骑行,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爱好。


(三)

情感、户外、骑行、健身、电影、咖啡、文玩、生活、人生、文旅、模特、反诈、防疫、商业、职场、文化、信息安全……

自2006年,开始上网写博客,以上领域都有涉足。

写作思维,会伴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换。

近一年来,我写了几篇有关户外和骑行的文章,而有关咖啡的文章就好长时间没写了。

也是近段时间没有泡咖啡馆,所以暂时写不出来。

至于其他领域的文章,都是来了灵感就写——各领域的写作灵感,会不定期轮换出现。

灵感一词,其实是很奇妙和玄妙的东西。灵感,来源于头脑中的思维闪现,灵光一闪。

灵感,更来源于宇宙空间中的信息传输,高层智慧和能量向大脑的灌输。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接收器,可以接收到不同的高能信息。

而我写东西,也是接收到高能信息的缘故——我曾经说过,我只是一个代言人,负责把宇宙传递给我的高能信息,形成文字而阐述表达出来。

所以,我只是一个代言人,并且灵感和思维都是一过性的,过了这个时段,或者错过了时间,就再也写不出来了。

我只是一个宇宙高能信息的代言人,而我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冥想,通过接触大自然……

通过打开自己的信息接收器,不定期的接收到宇宙空间的高能信息。

现在已经涉足多个领域,未来还会写出什么文章,是否还会有新领域涉及,我将继续探索……


(四)

可能还会有朋友会质疑我:一个人真的能够横跨这么多的领域吗?!

为了回应质疑,以下29条,就是我所要阐述的事实真相:

1、卡尔赫林,只是我的笔名,而非团队的名称。自2006年上网之初,一直沿用这个笔名。我还使用过其他笔名和网名,比如:禧临笛翁、CarlHering、GeneHilton、驿路骄阳、心海浪花的世界等等。

2、写作一直都是独立完成的,无人选题和列提纲,更无人供稿,没有协作者,也并非团队智慧。很多时候,写作只是信手拈来的事儿,只要思维闸门一打开,词句便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于脑海,和游走于指尖。

3、写作不喜欢旁征博引,不喜欢四处搜寻参考资料,写作的文章大多都是我在工作生活中的个人见解和心得感悟。我比较理性,也比较感性,我会对很多人生事物展开独立思考。

4、个人爱好涉猎广泛,喜欢看书,从事过多种职业。接触的行业比较多,从而积累了大量社会经验和写作素材。平时喜欢看百科知识类书籍,早年曾是图书馆阅览室的常客,翻阅过大量的婚姻家庭类、科普类、法治类、生活类等,不同门类的杂志,还包括《瑞丽》、《服饰与美容》等时尚杂志,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了知识和素材。

5、人生经历异于常人,才能让我对人生、生活,乃至很多事情都展开思考,从中获取人生体悟和心得感悟。另外,我是水瓶座,水瓶座本来就有天马行空的思想和思维。

6、通过某些途径,大脑经常接收到宇宙高能智慧的信息传输,将一些写作灵感传递到我的脑子里。我曾经说过:我只是宇宙高能智慧的代言人,只负责将接收到的高能信息,转换成文字阐述出来。

7、写作是我最大的爱好,除了写作之外,我还喜欢听音乐、看电影、喝咖啡、喝茶、文玩收藏、徒步、骑行、看模特走秀等等。无一例外,都让我写成了文章,或文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8、2006年开始写博客,在网络上笔耕不辍十九年。但要追溯我的写作生涯,我从17岁,开始学写古体诗词——如果再往前追溯,写作生涯已远超三十年。

9、2023年4月,公众号引入了多个AI智能写作和语言模型机器人。但一直都是拟一个话题,我先写作,再让不同的AI来写。然后,将我写的文章,和AI创作的内容,都放在一起加以对比。虽然公众号引入AI,但我的写作依旧独立完成,没有使用AI辅助创作,没有让AI来打草稿和列提纲。但凡AI创作的内容,都会在文章页面做明显标注。

10、跨领域写作,其实并不难,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只要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和找对写作方法。但写作横跨这么多的领域,是普通人难以实现的——但我不是普通人,请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待我。

11、我自诩思想者,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头脑中时不时的,就会有写作灵感浮现。甚至在吃饭和走路时,偶尔就会有写作灵感浮现在脑海。所以,就因为捕捉突然来袭的写作灵感,我走路撞过树。

12、我获取知识的途径,并非只依赖于书本。比如说:我喜欢看电影,通过看电影能够让我体会不同的人生境遇,获取到一些知识和心得感悟。而我在日常喜欢观察和聆听,都能够让我获取到很多信息。

13、经MBTI人格类型测试,我是INFJ(提倡者型人格)。INFJ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强大的思维能力著称,尤其在写作领域常常展现出独特的天赋。INFJ在MBTI中最罕见(约1-2%),但常出现在心理咨询师、作家、社会工作者等职业中。

14、我一直都是随性而写、随手写写,在写作上并没有下多大的苦功。如果我下苦功认真钻研,写出来的文章要比现在好许多。也就是我一直在拓展自己的写作面,而并没有专注某一领域深挖深研。但也不能说我写的文章没有深度,个别文章还是有深度的。

15、我曾经说过,“我写不出高屋建瓴的人生哲理,更迸发不出振聋发聩的强大呼声,只能偶尔写一点粗陋浅显的文字,来记录我在生活中的所感所悟”。 而我所写的文章,大多都是对人生事物进行思考之后得来的。比如说:有关咖啡的文章,全都是我在喝咖啡和泡咖啡馆时,获得的心得感悟。

16、我有极强的心灵感知能力,或者说感知能力异于常人,为我的写作提供了便利。我写的文章,很多都是通过感知和感悟而得来的。感知能力为我源源不断地提供灵感和写作素材。其实不管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各种人生事物也好,只要用心去感悟和体会,便会从中获得很多东西。

17、怎么说呢,其实我也算是一个天资平平的人,从小并没有展现出什么写作天赋。只是喜欢写作,然后总写总写的,写来写去就努力坚持了下来,并且一点点的把写作层面,逐渐拓展开来,才横跨了这么多的领域——都是一点点拓展的,并非一下子就铺开。

18、坚持写作的主要原因,是我不想自己被世界遗忘。写作之初,觉得自己活得太默默无闻了,所以,我要在网络上发声,要争夺话语权。我喜欢通过写作来阐述内心思想,抒发个人情感,写作也是我的一种情感寄托。

19、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强于语言表达能力。很久以前,特喜欢跟人用短信交流,每个月的短信费用少则几十,多则超过一百块。对我而言,发短信是很轻松的事情,而每次发短信,我都会把文字写满,绝不是三言两语了事。最多的那个月,跨区短信发了800多条。我曾经在跟朋友通过短信聊天过程中,突来灵感,即兴写了一篇微小说,然后逐条发过去。而现在,微信上也基本是通过文字与人交流,但很少发短信了。

20、在我身体中,住着一个大我,一个小我。大我是一个哲人,充满哲学思想,有极高的道德水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而小我,则掌管着我的坏情绪、私心杂念,和内心的阴暗角落。遇到某些事情,大我总是对小我加以开导,在自我开导过程中,我便会将文字记录下来。

21、我曾经在微博上说过:我开博客和微博,是为了寄托情感和梳理心情,同时也为了争夺话语权和刷存在感——我刷故我在!喜欢把一些情感和心情寄托在文字里,也擅于用文字表达内心思想。通过写文章来阐述内心思想和理念。写文章也是一种倾诉,而自己既是叙述者又是听众,写文章就是心与手的对话。(微博@卡尔赫林)

22、写作没有什么玄妙的,只需要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而跨领域写作,只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或者跟行业内的人,做简短或深入的交流,都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23、写作,除了积累知识和素材之外,还需要内心情绪的积压。当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只需稍加触动,情感的闸门一经开启,词句便如滔滔江水倾泄出来——写几千字的文章,甚至都不需要打腹稿和列提纲。只要情绪到位,长篇大论也可顷刻间跃然纸上。我很享受奋笔疾书的快感,只不过现在写文章,顾虑比之前多了,没有过去什么都敢写了。不敢再过度暴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而对于一些写作话题,比如说社会评论和时事政治,不敢轻易去触碰。

24、能够坚持写作这么多年,动力来源是什么?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写作充满长久的热爱。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用心来体会生活。对世界充满好奇,才能不断探秘新领域,敢于步入未知地带,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对写作充满长久的热爱,才能潜心写作,耐得住寂寞,并有足够的耐力坚持下来。

25、自2006年上网写博客,2016年转战自媒体平台,十九年的网文创作生涯过程中,不断遭遇写作瓶颈。遭遇写作瓶颈的时候,我会选择先停下来休息几天,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写。或者,干脆把写作瓶颈绕开,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写——随即就展开了对新领域的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写作领域。

26、坚持写作这么多年,需要保持头脑的思维活跃和高度清醒,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独处,不吸烟、不酗酒、不打麻将、不玩牌、不泡夜店、不洗足浴,不追逐声色犬马。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思路的清晰,才能让内心不被声色犬马和纸醉金迷所迷惑,才能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稳定的状态,来全身心投入写作。

27、写作没有什么玄妙之处,只需要日常多练习,多加积累。而我也并没有什么得天独厚的天赋,只是文字组织能力比较强而已。自感我的写作能力并不强,只是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而我也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拓展,才能够坚持写作这么多年,横跨诸多领域。

28、写作是比较耗费脑力的活动,所以在写作之前,或者中途,我会吃一点东西,或者喝一点牛奶、咖啡或茶。有时写到半路,思维卡壳了,就会先到客厅和厨房搜罗东西吃。所以,家中常备零食,还有牛奶、咖啡和茶。而有时在写作之前,先要吃点东西,吃东西的时候,思维会变得活跃。

29、写作涉及诸多领域,因为我一直在打造“通才型IP”,也就是做一个杂家,不想当某一领域的专家——只有多领域发展,才能让我找到成就感。就像章鱼一样,有诸多触角,涉足多个领域。当初在网易博客的时候,网易博客的LOGO就是章鱼,给予我很大启发,从而让我开启了多领域创作之路。

林林总总写了29条,只为向公众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


你相信:一个人写文章,能够横跨近30个领域吗?

很多人肯定不信,因为这是一般人无法办到的。

但我却做到了,因为我是水瓶座和INFJ。

自2006年开始写博客,一点点拓展自己的写作面,横跨了近30个领域。

横跨近30个领域,有朋友会觉得不可思议: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在常人眼中,写作横跨近30个领域,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儿。

但事实摆在面前,我真的做到了。

在互联网上,我是唯一。

感谢阅读❤


作者简介:

卡尔赫林,专注于社会资讯评论内容和生活随笔创作与分享。

自媒体人、跨界达人、腾讯音乐人。早年行医,之后经商,再后从文。

自2006年开始,上网写博客,迄今为止写了千余篇原创文章。

2006年写博客,2010年玩微博,2016年开公众号,2020年做短视频,2024年入驻QQ音乐。

2021年6月28日,笔名“卡尔赫林”,正式成为注册商标。


个人标签:

思想者、俄罗斯文化传播者、咖啡文化推广者、文玩收藏爱好者、骑行爱好者、徒步健走爱好者、军事爱好者、多领域文章创作者、个人IP打造实践者,专栏作家、生活艺术家、师董会专家、EDC玩家、跨领域杂家,公益人、自由撰稿人、自媒体人、跨界达人、微博影评人、腾讯音乐人、视频号音乐人,知乎答主,防疫宣传员、反诈宣传员……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